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预测心梗及卒中风险:夜间血压是关键

    纽约——2014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年会发布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门诊测量的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预后并无关联,其中包括卒中;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夜间高血压与负性临床预后相关。

    该研究共纳入了超过13,000名患者的资料。研究者称,夜间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25%。

    主要研究者、St Vincent´s医学中心的George Roush医生指出,尽管近30多年来,我们一直有能力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量日间及夜间血压,门诊也会常规测血压,但究竟哪种血压对临床转归的预测效果最佳,目前尚不得而知。“之前已有人认为,夜间血压对于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并且可能是抗高血压治疗最好的靶点。”Roush医生称。
 
    眼前的危险:
 
    本项Meta分析共纳入了9个队列,分别来自欧洲、巴西及日本,均使用了24小时ABPM。利用这些数据,研究者得以确定13 843名患者特异性的血压信息。研究者对这些患者的随访至少持续了一年,而这些患者的门诊血压测量结果同样可被获知。
 
    “本项研究其实是探讨接受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规模最大的研究之一,”Roush医生称,“因此我们有底气强调样本量。”先前探讨夜间、日间及门诊血压预测效力的研究受限于较小的样本量。“另外,为了真正搞清楚哪种方法最好,你需要把所有三种测量手段放进同一个统计学模型中。”
 
    就个体层面而言,夜间、日间及门诊血压每升高10mmHg,心肌梗死(MI)及卒中风险分别升高25%、20%和11%。然而,在校正了多个混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状态及药物治疗之后,只有夜间测量的血压结果对MI和卒中尚存预测价值。
 
    “当你把所有测量手段放进同一个模型中时,夜间高血压依然保有相同水平的预测价值,而测定日间及门诊血压则沦为无用功,”Roush医生指出,“我们所做出的每个临床决策均基于门诊血压,殊不知,它是这三种血压中预测效力最弱的。”
 
    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芬兰国家健康福利研究院的Pauli Niiranen医生展示了464名受试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1992-1996年间接受了ABPM,研究随访期超过16年。分析主要终点为一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卒中、因心衰住院及冠脉血运重建。
 
    与Roush及其同事所开展的研究结果类似,芬兰研究者报告称,门诊、家中或ABPM测定的收缩压每1mmHg的升高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显著升高相关。然而,当研究者将三种测量手段同时放入模型中时,只有ABPM得到的血压尚可预测临床事件:
 
收缩压每1mmHg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3.3%的升高相关。
 
未来的方向:
 
    Roush医生称,与美国同行相比,欧洲及日本医师进行24小时ABPM的频率更高。目前有一些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这些研究旨在探索与治疗日间及门诊高血压相比,治疗夜间高血压能否更有效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目前结果尚不得而知。
 
    同时,Roush医生称,关于夜间血压的预测效力为什么高于日间及门诊血压,目前也不清楚。
 
    “其中一种可能性是,夜间高血压同时也是其他临床状况的标记物。比如在通常状况下,夜间血压下降是因为交感神经紧张程度的下降;然而我们也知道,过强的交感神经紧张可升高卒中及心脏病风险。所以说,或许夜间高血压只是交感神经紧张的标记物?另一种可能性是,当夜间血管扩张而患者的血压仍高时,他们的大脑及心脏血压负荷增加。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0
浏览数: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