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定义,脑中风的危害及现状
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货郎和生命的常见病,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脑中风,我国脑中风的患病率为700/10万左右,死亡率高达30%,患病人数超过800万人存活都中给力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中风之所以如此致命,在于中风发病急促,3小时内抢救才有效。脑中风治疗的受到时间窗的限制,大大促使许多脑中风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机会,因此临床迫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对超出时间窗的脑中风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即大脑的血供突然中止。大多数脑中风是由于通向大脑的动脉突然堵塞(缺血性脑中风)所致,也有一些脑中风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脑组织内出血而引起(出血性脑中风)。当脑中风症状持续时间很短(<24小时)时,称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中风发作。脑中风可以产生许多影响。
脑中风的影响取决于受损的大脑部位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中风可以使得患者突然软弱无力,失去知觉,或者不能讲话,看不清东西,不能行走。由于大脑的不同部分控制着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及功能,因而常常立即受到影响的是中风周边的区域。有时候中风患者可以出现头痛,但也可以完全不感到疼痛。因此,我们应该去认识中风的征兆,当其发生后能立即给予临床处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咨询热线:400-021-5919
相关阅读:如何预防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