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中风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风介绍

出血性脑中风是怎么引起的?出血性脑中风如何诊断?

     出血性脑中风是怎么引起的?

    专家说,出血性脑中风是指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实质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以男性为多,常发生于病人清醒活动时。引起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常见病因主要有:
  
 高血压:最重要的病因是高血压,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而年龄、男性、低胆固醇血症、酗酒、使用违法药物等也是危险因素。脑微小动脉瘤破裂、脑血管淀粉样变性也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磁共振上的微小出血灶可能与脑动脉淀粉样变性有关。
  
 引起出血性脑中风的其他原因尚有动脉瘤、血管瘤、各种血液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情况,脑肿瘤对血管壁的侵蚀也可导致出血,但均较少见。

    出血性脑中风如何诊断?专家介绍,出血性脑中风短时间内出现头痛,呕吐,偏身无力或/和麻木,口角歪斜,讲话不清,嗜睡,烦躁,甚至不省人事。那么,出血性脑中风如何诊断?
  
 出血性脑中风如何诊断?
  
 专家说,出血性脑中风一般是指因脑出血(脑溢血)所引起的,与其他类型卒中的表现不同,本病多见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痛、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出血性脑中风诊断主要有:
  
 1、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偶见视乳头水肿。
  
 2、多数出血性脑中风病人脑膜刺激呈阳性。
  
 3、脑CT扫描: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OO%,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 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风发病24小时后再查CT。
 

0
浏览数: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