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动脉硬化性或高血压性动脉狭窄,血栓形成或栓塞所引起。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突然。在进展性脑卒中病例中,单侧的神经功能障碍(往往先影响上肢,然后在同侧进展性扩展)在数小时或一二天期间继续扩大,不伴疼痛,也不引起头痛或发热。病情的进展呈阶梯式发展,可有间断的病情稳定期,但也可以呈持续性进展加重。急性的完全性脑卒中更为常见。症状发展迅速,典型地在数分钟内达到最高峰。进展性脑卒中可以转为完全性脑卒中。
在进展性脑卒中或较大的完全性脑卒中的最初48~72小时内,神经障碍可以有所恶化,可以出现意识混浊,这是由于脑水肿,或少见地由于梗死灶的扩大。严重的脑水肿可以引起有致命危险的颅内结构的移位(经小脑幕切迹脑疝;参见第177节颅内肿瘤)。不过,除非梗死灶大而且广泛,通常在早期即能观察到功能的改善,继而在数天或数月内病情进一步缓慢好转。
大脑中动脉或其深穿通支之一是最常发生闭塞的血管。大脑中动脉的近端部分供应额叶,顶叶与颞叶的大部分表面区域,当发生闭塞时可引起对侧的偏瘫(通常程度严重),偏身感觉减退与同向偏盲。若主侧(优势)半球受累及则发生失语症;当非优势半球被累及则出现失用症和/或感觉性忽视。当供应基底节,内囊,外囊与丘脑的深穿通支之一发生闭塞时,也可造成对侧面部和上,下肢的偏瘫,有时伴偏身感觉减退。当大脑中动脉的终末分支发生闭塞时,运动或感觉障碍可能都比较轻。
颈内动脉闭塞引起大脑半球中央-外侧部位的梗死,临床症状与大脑中动脉闭塞相同,唯一不同点是偶尔可见闭塞的颈内动脉同侧的单眼失明。
大脑前动脉闭塞不常见。它可以累及额叶和顶叶的内侧部分,胼胝体以及有时候尾核与内囊。可发生对侧的偏瘫(尤以下肢为重),强握反射与小便失禁。双侧性大脑前动脉闭塞可引起两下肢强直性轻瘫与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淡漠,精神错乱以及偶见的缄默状态。
大脑后动脉闭塞可累及颞叶和枕叶的部分区域,内囊,海马,丘脑,乳头体与膝状体,脉络丛与上脑干。可发生对侧的同向偏盲,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以及突发的偏侧舞动;当优势半球发生梗死时可出现失读症。
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发生闭塞可引起小脑,锥体束,感觉与颅神经体征的各种组合。在单侧病变中,颅神经障碍往往是在病变的同侧,因此是在偏瘫与偏身感觉减退的对侧。基底动脉完全性闭塞通常引起眼肌瘫痪,瞳孔异常,双侧性锥体束体征(四肢轻瘫或全瘫),以及意识的变化。时常发生假性延髓瘫痪症状(呐吃,吞咽困难,情绪不稳定),往往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