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中风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风介绍

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如何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动脉硬化性或高血压性动脉狭窄,血栓形成或栓塞所引起。那么缺血性脑卒中如何诊断?     

    通常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就能诊断出缺血性脑卒中,特别是在年龄超过50岁,具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或有动脉粥样硬化体征,或已知患有可以产生栓塞的疾病的病人中。颈部听诊到的颈动脉血管杂音与触诊到的动脉颤动提示有动脉狭窄与斑块形成;神经症状与体征可以提示受损的动脉,但相关性不一定确切。

    要确定脑卒中的直接原因可能存在困难。在睡眠中或起床时发病者提示脑梗死;在用力活动时发病者提示脑出血。头痛,昏迷或木僵,显著的高血压以及抽搐性发作更多见于脑出血。同时存在的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或具有瓣膜赘生物的心脏疾病体征则提示脑栓塞。颈部疼痛伴新的神经障碍的出现提示动脉夹层撕裂;夹层撕裂的发生也可以不伴有疼痛。较大的栓子引起的脑栓塞常表现为急性的完全性脑卒中,发病急骤,局灶性神经障碍在数分钟内达到最高峰;脑卒中发生之前可能先有头痛。血栓形成并不常见,发病较缓慢,症状逐步进展(如进展性脑卒中),但临床鉴别不一定可靠。

    应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以明确高血压,排除贫血,血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以及各种感染。应测定血脂,红细胞沉降率有助于排除血管炎。有感染梅毒高危因素者应作VDRL试验。应作胸部X线摄片检查有无原发的肺部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并且应该作心电图检查。

    在所有各种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脑脊液通常都正常,但白细胞可暂时性增高至500/μl,葡萄糖定量可稍有下降,蛋白定量可增高至80mg/dl。在脑梗死后,脑脊液通常澄清无色;但在颅内出血后,脑脊液呈血性,并有压力升高。在脑梗死后脑脊液中也可见到红细胞,但比脑出血时所见要少得多。

    通常,脑CT或MRI能将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内出血,血肿或快速生长突然出现症状的肿瘤作出区别。通常MRI在数小时内就能发现进展性脑卒中的区域;而CT有时候在急性脑梗死后数天仍表现阴性。只有在诊断有怀疑或考虑血管阻塞有法可治(例如进行外科手术)时才有适应证作动脉造影术。不过,一些无创性检查,例如颈动脉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或MRA,可起帮助作用。
 

0
浏览数: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