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中风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风介绍

脑卒中,脑中风,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发现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或结构损害的脑血管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脑栓塞则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所引起。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性缺血,也可以造成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

  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3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存质量的疾病,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成年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据统计全球每年约46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每12秒钟就有1位脑卒中新发病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家之一,全国每年新发病例数约200万人,每年死亡约150万人,脑血管病占总死因的15%,位于死因顺序的第二位(占部分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也是世界上脑血管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全国现患脑血管病600-700万,幸存的脑血管病患者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遗留偏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状,我国每年花在脑血管病上的直接医疗费用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与脑血管病相关的间接开支更为庞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善,社会活动节奏加快、人口老年化的逐步逼近,脑卒中的发病率将继续上升,危害将会日趋严重,防治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尽管脑卒中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其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病初期50%的患者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这些症状或症候群是预示脑血管疾病可能发生或即将来临的先兆。也称前驱症状或前驱症候群。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了解和掌握疾病早期信号,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先兆症状有:

    (1)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或无力:嘴歪、流口水,肢体软弱无力,如剃须修胡征,指自己持刀刮须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壁无力,剃刀落地,

    (2)突然出现语言障碍:与人交谈时突然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突然出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4)突然出现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不伴有呕吐、头晕、意识障碍,这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的报警信号。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6)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7)哈欠突然增多:频频打哈欠者,是脑卒中的重要报警信号。缺血性脑血管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8)其他先兆症状:突然出现呛咳、吞咽困难、疲倦、嗜睡、耳鸣等也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先兆表现。
 

0
浏览数: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