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如何进行防治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
发现血脂异常后,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防治。
1、通过化验单分析血脂异常的类型和水平。
2、进行1-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发现血脂异常后,患者要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因为大部分血脂异常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只要适当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脂水平能得到改善。从减低饮食中饱和脂肪的摄取量着手,以蔬菜、水果、粗粮为主,炒菜多用橄榄油等植物油类,每天最好不超过1个鸡蛋,喝脱脂牛奶。控制摄入的总热量,戒吸烟,少喝酒。改变生活方式调节血脂的作用比较缓慢,起效时间要一个月以上,要有一定的耐心。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有控制饮食(七分饱,多蔬菜水果)、积极运动(每周3-4小时,出汗为宜)、规律生活(工作、休息合理安排)、心理放松等,要联合运用。
3、决定药物治疗方法。目前,调节血脂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⑴他汀类和贝特类。他汀类以降胆固醇为主,主要有血脂康、脂必妥、美百乐镇、来适可、舒降之等。
⑵贝特类以降甘油三酯为主,主要有力平之、必降脂、诺衡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两类药物混用时会有危险,所以一定要按医嘱。
4、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一方面检查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监测药物的副作用,防止药物损害肝功能。最初在服药后一至两周要抽血检查血脂和肝功能,以后可每月一次,逐渐延长。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决定保护肝功能的治疗方法。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血脂异常治疗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所以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由于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咨询热线:400-021-5919
相关阅读:血栓的预防及保健